新華社太原5月24日電(記者唐詩凝 劉翔霄)“小小鋼針做得精,賣遍天下四大京。東京賣到汴梁地,西京賣到長安城,南京賣遍應天府,北京賣遍順天城……”婉轉悠揚的賣針歌從古巷深處傳來,久遠詼諧的腔調穿梭往昔。南太行腳下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陽古鎮(zhèn)的古法制針非遺體驗館里游人如織,人們“穿針引線”還意猶未盡,不約而同買上一包手工鋼針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大陽古稱“陽阿”,是一座擁有2600多年歷史的古鎮(zhèn),明清時期手工制針產業(yè)蓬勃發(fā)展,極盛時“幾乎家家戶戶制針”,產品占據(jù)了大半個中國市場并遠銷中亞地區(qū),因而有著“九州針都”的美譽。但隨著近代機器制針的普及,大陽鋼針日漸沒落,這門傳統(tǒng)技藝也瀕臨失傳。
裴向南正在制針。新華社記者 唐詩凝 攝
年逾古稀的裴向南是“大陽傳統(tǒng)手工制針技藝”第八代傳承人,也是目前鎮(zhèn)上屈指可數(shù)能手工制針的匠人。漫步在古鎮(zhèn)古樸的石板路上,沿著“陽阿針坊”的木質牌匾往小巷里拐,便可尋到裴師傅的家。
還沒進門,院里就傳來“唿噠唿噠”的手拉風箱聲,裴向南的老搭檔正忙著生火,一推一拉,火苗呼呼地竄起。一旁的裴師傅則不緊不慢地準備著制針的工具。院落中央的老樹下,小木桌被熟練地支起,小錘、銼刀等一字排開、整齊碼放,足足有十幾件?!岸际亲?zhèn)鞯膶氊悾昧撕枚嗄?。?/p>
“這叫香櫞樹,從嶺南移植過來的,我小時候它才大拇指那么粗。鎮(zhèn)上就這一株,結的果兒金黃,可香了?!迸嵯蚰险f,他16歲和父親初學制針手藝時,就是在這棵香櫞樹下。
裴向南演示制針工序。新華社記者 劉翔霄 攝
這時,埋在炭火里加熱的鐵板已被燒得通紅,取出反復捶打捋成錐狀,截斷后便成為一根鋼針的毛坯?!皬囊粋€5厘米寬的熟鐵塊,到一枚直徑0.3毫米的鋼針,要經歷取火、鑿條、滾圓、捶扁、沖孔、銼尖、熱淬、冷淬、拋光等20多道工序?!迸嵯蚰辖榻B,大陽手工制針的程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容不得半點馬虎。
給鋼針沖孔是整個工藝的最難之處,稍不留神便會整根針報廢——力度掌握不好容易打崩、方向不準就會打偏。裴向南回憶起初學制針的場景,操作尚不熟練,十根針里有八根都壞在這一步,手指扎出血更是常有的事。而父親則始終在一旁耐心糾正,傳授要領。
沖好針孔,便在磨石上反復銼尖。隨后倒入熱鍋里翻炒,再舀入一瓢水,針的剛性和硬度由此增加。接下來便輪到三大碗“大陽秘方”登場:白崖土粉末、松木炭和發(fā)酵后的豆豉,用于蒸針?!八赡咎靠梢栽黾愉撫樀暮剂浚嵘捕?;豆豉增加亮度;白崖土粉末作為分散劑讓針受熱均勻。這樣處理后可以保證針質更堅硬又有光澤?!?/p>
試針環(huán)節(jié)。新華社記者 唐詩凝 攝
裴向南一邊將這三大碗以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籠鍋,一邊告訴記者,這些經驗都是通過反復嘗試和時間沉淀得來的,在當時非常先進?!爸漆樳@門技藝越是鉆進去越能體會到祖輩的匠心與智慧?!倍翎樀倪M度全憑手感,指尖輕輕一捏,便可知火候幾成。這之后再經過粗拋光和細拋光,一枚鋼針才算完成。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边@句婦孺皆知的諺語,是裴向南近60年來與鋼針打交道的真實寫照——繁復的技藝、漫長的工序,從一竅不通到了然于胸,沒有捷徑可循,下的都是實實在在的笨功夫。
一枚小小的鋼針,凝結著祖輩的勤勞與智慧,蘊含著千錘百煉、堅忍不拔的品格與精神。
一枚小小的鋼針,也串起了大陽的古和今。2006年,“大陽傳統(tǒng)手工制針技藝”成為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退出市場的手制鋼針終于找到了新時代的舞臺。
傳承人裴向南的主業(yè)是鄉(xiāng)村醫(yī)生,如今利用節(jié)假日和業(yè)余時間為大陽古鎮(zhèn)的游客展演古法制針,人們可以在這里感受非遺魅力、追尋歷史印記?!懊恳幻妒止や撫樁际仟氁粺o二的?!彼f,大陽的鋼針來之不易,一定要用心傳承好。話音未落,裴向南捏起一小撮鋼針,信手一甩,一排明晃晃的鋼針齊刷刷地扎在了木板上。
夏初的晨光里,一群雀兒在枝頭啾啾喳喳,賣針歌的旋律還在街頭巷尾縈繞不絕。待到成熟季節(jié),老院兒里的香櫞樹依舊會結滿果子,金黃喜人,十里飄香。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wǎng)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wǎng)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