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王豐
近日,在呼倫貝爾市古城夜市的煙火氣里,該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將“普法夜市”搬到群眾身邊。仲裁員化身“法治攤主”,打破傳統(tǒng)的辦公壁壘,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呼倫貝爾市推出的“政務夜市”,將普法服務的時間延長至夜晚,讓群眾在逛夜市的同時,也能學習法律知識,這是普法服務理念的革新。
“普法夜市”不僅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拉近了執(zhí)法部門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在輕松的氛圍中,群眾與仲裁員面對面交流,不僅能更深入地了解政策法規(guī),還能及時反饋問題和需求。這種互動模式,讓普法服務不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充滿了人文關懷的貼心之舉。
當然,要讓“仲裁員”發(fā)揮更多更大作用,還需在其推廣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涵蓋更多法治事項,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合理安排“普法夜市”的時間和任務,確保服務質量不受影響。
煙火氣與民生溫度交織,“普法夜市”就是這樣,從群眾的日常生活入手, 讓普法更接地氣。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蒙)字第631號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