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深圳,鳳凰花開得絢爛似火,同樣火熱的還有正在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5月26日,不少深圳市民來到國際會展中心,逛展會、度周末,而內蒙古展區(qū)的多個智能互動產品格外引人注目。
戴上VR眼鏡,跨上電動座椅,便可身臨其境感受在大草原策馬奔騰的酷爽。展區(qū)里,一款名為“駿馬追風”的互動游戲前,想要體驗的游客排起了長龍?!熬拖裾娴脑诖蟛菰向T馬一樣,左右轉頭,還能欣賞到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很有趣!”剛剛體驗完這個游戲的深圳市民黃先生高興地說。產品制造商內蒙古蘇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鑫濤說,這款產品會投入到景區(qū)以及文化類展館中,增強游客體驗感。
內蒙古展區(qū)里,還有一位文旅“推薦官”讓游客十分樂意親近,那就是智能仿真小馬“奔奔”。如果游客問“奔奔”:“內蒙古有什么好吃的?”“奔奔”就會愉快地回答:“內蒙古好吃的可太多了,比如呼和浩特的燒麥和羊雜碎、赤峰的對夾、通遼的奶皮子……”作為內蒙古的文旅“推薦官”,“奔奔”很是盡責,它可以回答內蒙古有什么好吃的、內蒙古有什么好玩的、深圳到內蒙古有多遠等許多問題。敬業(yè)的“奔奔”非常受游客青睞,不少人都愿意和它互動一番。
“奔奔”的制造者,內蒙古自由極客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徐麗萍說:“小馬‘奔奔’作為定制化大語言模型內蒙古文旅‘推薦官’,非常受歡迎。我們與眾多參展商和區(qū)外機構達成了合作意向,深度發(fā)掘文旅IP。”
文博會已經走過20個年頭,內蒙古從未缺席。伴隨著文博會的成長與發(fā)展,內蒙古的文化事業(yè)也在不斷發(fā)展壯大。今年的內蒙古展區(qū)可謂特色鮮明、創(chuàng)意十足,設有文脈賡續(xù)、多彩非遺、文旅融合、數字賦能、那達慕五個板塊。而數字賦能板塊展示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新場景的應用,為文旅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質生產力,讓北疆文化“活”起來。
除了幾款交互式智能產品,在數字賦能板塊,大家還可以看到北疆文化資源數據平臺。這個平臺上既有文物、還有古籍、非遺等資料。比如說游客想了解內蒙古的文物,點擊顯示屏對應菜單,文物的所有信息就會全部顯現。在平臺的旁邊還有一本讓文物“活”起來的書,這本書記錄了內蒙古具有代表性的56件文物,更有趣的是,這56件文物對應了內蒙古展區(qū)里的56件文創(chuàng)產品,感興趣的游客可以慢慢找尋,沉浸式探館。
文博會上,除了數字展品,內蒙古展區(qū)其他產品也很走俏,烏拉特刺繡、敖魯古雅太陽花、樹皮畫都大受歡迎。一位老先生對著一件文創(chuàng)銀碗不停拍照,一邊拍一邊說:“我要把這個漂亮的碗發(fā)到朋友圈,我們這邊很少看到這么富有民族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品,歡迎內蒙古的朋友們來深圳做客,深圳有1000多個公園,你們一定要去感受一下?!?記者 馮雪玉 李卓)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