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天天干,日韩人妻无码一区av免费,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国产98色在线,欧美一级a在线作爱免费观看,亚洲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客戶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北疆觀察
數字報刊
北疆新聞 > 要聞 > 正文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 | 梁忠厚:身殘志堅不等閑,脫貧路上勇當先!
2020年05月06日 14:21 來源:新華融媒 關燈

  

    編者按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百年大黨,正帶領億萬人民向著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發(fā)起最后的總攻。中國的脫貧事業(yè),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內蒙古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呈現出統(tǒng)攬格局更加實化、攻堅氛圍更加濃厚、脫貧路徑更加清晰、脫貧舉措更加有力、問題整改更加扎實、體制機制更加有效的良好態(tài)勢。

  內蒙古全區(qū)共有貧困旗縣57個,其中,國家級貧困旗縣31個,自治區(qū)級貧困旗縣26個,目前57個貧困旗縣已全部退出貧困旗縣序列。全區(qū)現有貧困嘎查村3694個,已全部出列“摘帽”?!罢薄敝?,回看走過的路,脫貧攻堅一線干部、致富帶頭人有著怎樣的奮斗故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需要總結?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新華融媒記者把筆頭和鏡頭聚焦于脫貧攻堅工作,深入田間地頭探訪內蒙古各地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那些一心為民、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身邊榜樣,以及內蒙古各地脫貧攻堅取得的舉措和成效。

  今日起,新華融媒將矩陣推出“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系列報道,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多平臺、多維度展示內蒙古脫貧攻堅成果。敬請關注。


  5月4日,早5:00,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大紅城鄉(xiāng)萬裕號村的村民梁忠厚已經沒有了睡意。

  他起身,拿起立在炕邊的拐杖,沒洗臉,也沒裝羅早飯,拄著拐杖三步并兩步走到院子中,動作嫻熟地跨到三輪車上,打著火,逆風而行。

  當日,梁忠厚雇鄉(xiāng)親們播種玉米,放心不下,早早來到地頭等候。 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一下成了鄉(xiāng)里脫貧致富的典型,去年還被評為全縣脫貧攻堅優(yōu)秀致富帶頭人。 “咱雖然身殘,但不甘心吃國家補助過日子。我富裕了,也讓鄉(xiāng)親父老手里多一些零花錢,何樂不為?”梁忠厚對記者說。 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5月4日上午10點30分,記者在萬裕號村一塊地頭邊見到了梁忠厚。

  人如其名,他同多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樣,忠誠、憨厚、樸實。但在采訪聊天中,他的手機不斷響起,電話處理著各種業(yè)務又異于普通農民。

  記者注意到,他的手機是一個大智能手機,干活的鄉(xiāng)親們停下手中的營生,跟梁忠厚逗樂道,“看人家大哥大一拿,像城里的大老總?!? 此時,梁忠厚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電話,眼睛斜看過去,丟下一句話:“別鬼叫了(方言,別瞎說的意思),好好干你的活?!? 接打完電話,梁忠厚憨笑著說:“這手機也得用一個好點的智能手機,咱的藜麥、小米等雜糧有網上訂單,電商、快遞全靠它!”

  8年前車禍,右腿落殘疾

  2012年,一場車禍讓他右腿落下了殘疾,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 家里只有梁忠厚和他的老母親,2015年他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恐环數膭蓬^,2016年年初,梁忠厚走訪、調研發(fā)現,鄰村四十一號村的土地適宜藜麥生長。受益于精準扶貧的好政策,2018年,通過結對幫扶、扶貧項目、扶貧貸款扶持,梁忠厚流轉了鄰村四十一號村的1300畝土地,成立了和林格爾縣梁忠厚種植家庭農場,經過兩年的努力,他的藜麥銷售初步走上軌道。 據了解,梁忠厚主要以種植藜麥為主,也種些蕎麥、谷子等小雜糧。“我是貧困戶,有困難的時候國家總在幫助我,現在生活好點了,不能忘了回報社會。我要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我感到很高興。”梁忠厚說。 采訪中記者獲悉,梁忠厚已經主動退出了低保,他說:“我個人可支付收入已達到‘一有兩不愁四保障’標準,符合脫貧條件。國家政策好,扶持自己致富,再多拿一份錢,lan xing(方言,丟人的意思)。”

  趕時髦的新式農民

  “他是我們的帶頭人,別看殘疾了,但腦子里有道道(方言,有智慧的意思。)不服人家不行!”村民王二女這樣評價梁忠厚。 梁忠厚除了有款像城里人用的高級智能手機,還在田頭安裝了監(jiān)控設備。

  走進梁忠厚的家,里外屋堆滿了沒有售出去的藜麥,立在小木桌上的一臺電腦顯得格外醒目。 看著記者驚訝的表情,梁忠厚解釋道:“這是一臺監(jiān)控設備,目前還沒有開通互聯網?!闭f著,梁忠厚把拐杖立在一旁,費勁的蹲下身子,將電腦插上電源。“看,一打開電腦,地里的動靜都能知道。我腿腳不利索,這樣省得來回跑路。”梁忠厚說道。 “如果通網了,您還準備上網呢?”記者問道。 “當然嘍,下一步我申請安裝網絡,一定得學習上網知識,這對我的種植業(yè)幫助可是大哩。還可以解決我們線上銷售的問題?!绷褐液窕卮?。 由于費用原因,目前他只是在50畝藜麥的樣本田安裝了監(jiān)控設備。 據了解,今年春節(jié)以后,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藜麥出現了滯銷,這讓生活剛剛有了盼頭的梁忠厚承受了巨大壓力。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農村信用合作聯合社主動與他取得聯系,發(fā)動全體員工同時號召親戚朋友以市場價采購藜麥近1800斤,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助力梁忠厚渡過眼前難關。

  耕種2000畝土地,帶動周邊40多人增收

  閑不住的梁忠厚在跟記者攀談時,他干起了塑封裝袋的活。動作嫻熟的按照標準把每袋藜麥裝好,然后進行塑封裝箱。

  “這簡單著呢!自己腿腳不好,其他農活兒干不了,都得雇人?!绷褐液裾f。

  這幾天,梁忠厚正在申請政府無息貸款。他說,把這些藜麥賣出去再爭取點政府無息貸款,今年的2000畝地就有著落了。 顯然他已經做好了今年的規(guī)劃。 “一年下來能收入多少?”記者問道。梁忠厚笑答:“我和老母親兩人一年有三五萬元就是好光景了,去年種植的藜麥、谷子、油菜籽等雜糧,收入了20多萬元,其實我主要把一些撂荒的土地利用上,再雇老鄉(xiāng)們進行耕種,他們也多了一份收入?!? 據了解,2019年,梁忠厚耕種的土地擴大到2000畝,帶動村周邊40多人增收。

  梁忠厚聊起家鄉(xiāng)種植雜糧時,仍難掩內心的驕傲和自豪:“咱們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村前的古力半基河世世代代流淌著,渴了直接就能喝,無污染的土壤和空氣,最適合種植雜糧!”在梁忠厚的帶動下,萬裕號村的村民不僅給他耕種多了一份收入,還在他的帶動下種起了藜麥,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000多元,是5年前的8倍。

  梁忠厚認為,現在雖然比前幾年在種植雜糧上取得了進步,但因年輕勞力缺乏,沒有形成規(guī)模種植,導致雜糧知名度上不去。

  種植藜麥成功后,梁忠厚已經成為十里八鄉(xiāng)的脫貧能手,然而他始終沒有忘記一路上給予他幫助的政府和鄉(xiāng)親們。 今年,梁忠厚發(fā)起成立了種養(yǎng)殖家庭農場,并吸納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希望帶動大家一起致富,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農村信用合作聯合社也將持續(xù)予以信貸支持。 夕陽下,梁忠厚拄著拐杖消失在人們的視線內,但他的善良、勤勞、智慧、堅守、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值得人們久久回味……

  記者手記

  不等、不靠、不要,從內心發(fā)出“我非要脫貧致富”的強烈動力,憑著勤勞的雙手,一天天改變著生活的軌跡,持之以恒地努力澆筑起闊步奔小康之路。和林格爾縣大紅城鄉(xiāng)萬裕號村貧困戶梁忠厚用實際行動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脫貧致富“勵志課”。

  見到56歲的梁忠厚,他神情淡定而慈祥,那種忠厚、善良和吃苦是勞動人民獨有的氣質。采訪梁忠厚的過程中,兩個細節(jié)打動著我,在地頭聊土質與種植玉米時,他腿腳不利落,不能自如下蹲,卻撲通一聲跪在那塊“二陰子”地上,捧起一把沃土告訴我們這里的土質如何肥沃,從他的舉止和言行中,我能感到他深愛著這片土地,那種堅守的韌勁兒與認真做事的成就感溢于言表。在家里塑封藜麥包裝袋時,他動作嫻熟卻又一粒藜麥都不愿撒落在地,那雙長滿老繭的大手,一粒粒地捏起不小心掉在桌子上直徑只有1.5—2毫米的藜麥,邊說邊放進包裝袋里:“別看這小小的藜麥,營養(yǎng)價值可高啦,超過任何一種傳統(tǒng)的糧食作物,是一種全谷全營養(yǎng)完全蛋白堿性食物……”

  其實,不論一個人還是一件事,最能打動人心的,永遠是真善美。梁忠厚的故事,闡述了一個道理,那種堅韌不拔、吃苦耐勞、崇尚科學、開拓奮進的蒙古馬精神,是我們一生學習的榜樣。(記者 張麗清)

編輯:劉嬙
1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超震撼!500架無人機扮靚青城夜空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