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鄰不必攀比 降低人情成本
農村地區(qū)由于生活圈有限,是傳統(tǒng)的熟人社會,在小范圍內更容易引發(fā)攀比行為。去年上半年,筆者外甥辦喜酒,在村里搭棚子,擺了20多桌,弄得挺熱鬧。到下半年,另一家親戚也要辦喜酒,明里暗里想著要比外甥家好,去了鎮(zhèn)里的飯店,擺的桌數(shù)也更多。
雖然近年來農村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很大,但是農村地區(qū)所具有的熟人社會性質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改變。在進行消費選擇或消費行為的時候,會更加看重自己的行為給別人留下怎樣的印象,如果不如他人擔心會引發(fā)村里人的閑言碎語,只有超越親朋鄰里,才更值得驕傲和炫耀。
在不少地方,攀比心理不斷推高農村人情成本。各種紅白喜事,只能是一家比一家盛大,宴席的檔次也只能高,不能降,超前消費和借錢消費隨之產生,甚至到了普通家庭無法承受的程度。
原本以情感表達為初衷的禮尚往來,在攀比心理作祟下已經成為不少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和思想負擔。治理這些不良風氣不僅關乎農民經濟生活,更是對鄉(xiāng)村社會關系和文化生態(tài)的修復。推進移風易俗需要文化引導,也需要制度創(chuàng)新,唯有讓人情回歸情感表達的本質,不再以物質攀比炫耀作為價值認同,才能讓整個鄉(xiāng)村社會卸下沉重的人情包袱。
青海海東市 馬 進
黨員干部帶頭 拒絕大操大辦
筆者一位近親孩子前段時間結婚,平輩隨禮5000元,我們長輩隨禮1萬元。不僅隨禮高,婚宴開銷也很大。結婚一般先是要在老家村里殺10只羊2頭豬,安排30多桌請全村人吃飯,這就得花4萬多元,然后正日子再到酒店辦正式的婚宴。
此外,婚宴也十分上檔次,一桌要花2000多元,30桌就得6萬多元。這些菜有的吃了一半,有的吃了1/3,有的根本沒動筷,都白白浪費了,令人心痛。
近年來,在一些農村地區(qū),無論是紅白喜事、孩子滿月還是喬遷新居,都要辦酒席。但不少人喜歡互相攀比,為了彰顯自身經濟實力和人脈,不斷提高宴席規(guī)模及檔次。這樣“拼排場”“講面子”的鄉(xiāng)風陋習,不僅為很多農村家庭增加負擔,而且造成資源浪費。
農村地區(qū)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過度追求面子的現(xiàn)象,急需引起重視。筆者建議,既要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幫助村民了解大操大辦的危害,也要適當規(guī)范,防止鋪張浪費的行為。
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發(fā)揮黨員干部的示范作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黨員干部可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明確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或不辦等要求,帶頭抵制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和大操大辦。
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 楊不揚
不贈高額彩禮 送份貼心保障
在一些農村地區(qū),高額彩禮成為年輕人走進婚姻的一道坎。其實,高額彩禮背后有著復雜的利益考量和社會心理:父母養(yǎng)育女兒多年,女兒出嫁后想得到一些經濟補償作為養(yǎng)老錢;還有的父母覺得只有彩禮收得高,女兒才嫁得好……凡此種種,都成為高額彩禮的“推手”。一些陳舊的觀念可以通過宣傳等方式來逐漸打破,但女方父母希望得到養(yǎng)老保障的訴求則是可以理解的實際需求。
看新聞報道,一些地方發(fā)出“不送彩禮送保障”倡議,即用養(yǎng)老商業(yè)保險方案替代高額彩禮。與一次性支付一筆高額彩禮不同,男方為女方父母購買養(yǎng)老保險,不僅減輕了男方的經濟壓力,也讓女方父母的養(yǎng)老更有保障。
“不送彩禮送保障”,以養(yǎng)老商業(yè)保險替代彩禮,將破解高額彩禮與農村養(yǎng)老保障有機連接。一些地方政府為倡導更多家庭選擇這一方式,會提供一些支持措施,例如與保險公司合作,保費更低,保障條款也向投保家庭傾斜。
一個好的社會規(guī)范,應該是道德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有機結合。用創(chuàng)新方式代替高額彩禮,讓男女雙方原生家庭以及新成立的小家庭都能夠從中受益。期待各地在移風易俗中,多一些這樣的探索。
北京海淀區(qū) 陳若冰
轉變思想觀念 推進移風易俗
史一棋
近年來,各地在革除農村陋習、推進移風易俗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諸如高額彩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在一些地區(qū)依然存在,加重了很多農村家庭經濟負擔,影響了鄉(xiāng)村文明和諧。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婚喪嫁娶等儀式檔次也不斷升級。加上鄉(xiāng)村是熟人社會,鄉(xiāng)親鄰里之間容易互相攀比。在有些人看來,誰家辦得排場大,誰就“有面子”;誰家隨禮隨得高,誰就重人情。這一思維邏輯下,人們操辦紅白事時經常不顧實際需求,追求奢華和排場。有人還將大操大辦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認為儀式越鋪張,越顯示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家庭地位,可以獲得他人的羨慕和尊重,從而進一步助推了鋪張之風。
與此同時,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農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但是,一些村民尤其是年輕人,消費對標城市,有的甚至超出自身和家庭經濟承受能力。這在高額彩禮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高額彩禮不僅給一些男方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影響人們對婚姻的正確認知,沖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可能引發(fā)類似婚姻詐騙、因婚致貧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目前針對這些問題,中央一號文件連續(xù)多年提出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要求,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相關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不過,互相攀比、鋪張浪費、高額彩禮等不良風氣,非一家一地難題,也非一朝一夕可以根治。推進農村移風易俗,仍需久久為功,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轉變舊的思想觀念,培育新的文明風尚。
針對不良風氣的形成原因,治理措施要力求解決問題,政府、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等治理主體要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推出更多切實管用的好辦法。要建立長效機制,避免“運動式”治理。只有多方攜手共同努力,才能讓文明新風吹遍鄉(xiāng)村的每個角落,為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鏈接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彩塘鎮(zhèn)華橋村——
隨禮少了,鄰里更融洽了
本報記者 李 縱
“今年春節(jié)村里結婚的新人不少,但大家隨出去的禮金卻不多,村里規(guī)定婚事禮金上限200元,‘人情債’戴上了‘金箍’,村民負擔減輕不少。”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彩塘鎮(zhèn)華橋村紅白理事會會長黃煥華說,自去年5月成立紅白理事會后,村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有了新風貌。
“以前村里辦紅白事,攀比風盛行,一場婚事花幾十萬也是有的,村民負擔重,但不大辦,面子又抹不開?!秉S煥華說,過去,高額彩禮、奢華婚宴、厚葬薄養(yǎng)等陳規(guī)陋習,不僅加重了村民的經濟壓力,更扭曲了傳統(tǒng)禮俗的本意。村里制定紅白理事會制度,明確規(guī)定了婚喪秩序、席面規(guī)模、飯菜標準、隨禮數(shù)量等內容,讓移風易俗有章可循,引導廣大群眾樹立勤儉節(jié)約意識,文明儉樸辦理婚喪嫁娶等事宜。
在婚事方面,華橋村倡導婚禮拒絕鋪張浪費,酒席不超過15桌,席上煙酒不超過500元,隨禮不超過200元;喪事則倡導從簡辦喪,弘揚厚養(yǎng)薄葬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酒席不超過10桌,每桌的餐費標準不超過1000元,席上煙酒不超過200元。
從“比排場”到“比文明”,華橋村實行紅白理事會制度以來,村民們逐漸從“被動遵守”轉向“主動認同”,“反對鋪張浪費”“弘揚孝親敬老”等理念日漸融入生活。人情隨禮少了,鄰里關系反而更融洽了,文明節(jié)儉成為新共識。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鹽池縣花馬池鎮(zhèn)佟記圈村——
省下彩禮,打算開個小店
本報記者 秦瑞杰
初春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鹽池縣花馬池鎮(zhèn)佟記圈村,村民馬斌和未婚妻楊小娟正在籌備婚禮。與以往不同,兩家人圍坐商議時,彩禮不再是焦點?!罢岢悴识Y’,省下的錢正好用來開個小店?!睏钚【晷χf。
在佟記圈村,這對新人的選擇并非個例。佟記圈村黨支部書記李曉飛是全縣移風易俗的帶頭人,嫁了兩個女兒也全是“零彩禮”,讓村民們豎起了大拇指。
“彩禮多高是個高?之前一直沒有明確標準。后來自治區(qū)黨委出臺了文件,規(guī)定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一般不超過2023年當?shù)剞r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我們就把這一條寫進了村規(guī)民約?!崩顣燥w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村里每家每戶的婚嫁計劃,“得把政策講透,更要幫年輕人謀劃未來?!?/p>
自2024年寧夏啟動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以來,全區(qū)已有9378對農村新人登記結婚,其中63.8%選擇“零彩禮”或“低彩禮”,平均彩禮金額下降35%,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guī)陋習得到有效遏制。
如今,自治區(qū)13個部門“點對點”包抓重點縣,208名縣級領導“一對一”包聯(lián)重點村,推動治理直抵基層末梢。有關部門會給達到“零彩禮”“低彩禮”要求的家庭頒發(fā)證書,從登記結婚之日5年內,本人及雙方父母憑借證書和身份證可在市域范圍內免費乘坐公交車;同等條件下,對持證書家庭在就業(yè)技能培訓政策上給予支持。
既要“破舊”,更需“立新”。寧夏組織文藝巡演下鄉(xiāng)千余場,4360場模范家庭宣講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通過“線上+線下”形成立體宣傳矩陣,讓新風尚浸潤鄉(xiāng)野。村級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全覆蓋,讓群眾逐漸從“被動約束”轉向“主動參與”。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7日 07 版)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