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陸成寬)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利用自主研發(fā)的高粱耐鹽堿相關性狀分子標記技術,該所科研人員培育出耐鹽堿飼草高粱新品種“木稷1號”和“木稷2號”。這兩個新品種目前已在農業(yè)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系統(tǒng)完成登記。
隨著節(jié)糧型畜牧業(yè)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對優(yōu)質粗飼料的需求日漸增加。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發(fā)展草牧業(yè)。“但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飼草生產不能與糧爭地。除18億畝耕地,我國還有11.7億畝的邊際土地,其中包括5億畝左右的鹽堿地。利用這些鹽堿地發(fā)展牧草業(yè),是填補我國優(yōu)質飼草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徑。”該新品種主要選育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何振艷說。
與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作物相比,高粱生物量大、耐逆性強,是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男滦湍望}堿飼草作物之一。飼草高粱也叫高粱雜交草、高丹草,具有生長速度快、再生能力強、生物產量高、營養(yǎng)價值高、適應性強、適口性好等優(yōu)點。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何振艷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景海春研究組、山西農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平俊愛團隊合作,利用高粱耐鹽堿相關性狀分子標記技術,成功培育出高粱青飼型新品種“木稷1號”和“木稷2號”。
此后,研究人員在山東、山西、青海、甘肅等地進行了兩年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木稷1號”平均畝產6180.4千克,比對照增產4.0%;“木稷2號”平均畝產6290.5千克,比對照增產5.8%。更重要的是,“木稷1號”和“木稷2號”莖稈多汁、抗病性強、抗旱性強,在山東東營的輕中度鹽堿地中,也呈現出良好的長勢。這兩個新品種適宜在山西晉中、山西朔州、山東東營、青海西寧、青海海東、甘肅張掖等地春播中晚熟區(qū)種植。
何振艷表示,該類飼草高粱品種的培育將為中重度鹽堿地的開發(fā)利用、種植結構調整和飼草生產供給提供有力的種源支撐。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