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縣堅持把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鄉(xiāng)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探索村集體經濟多元化模式,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新動能,跑出“強村富民”加速度。
思路“上新”,碎地“生金”。走進小街基鎮(zhèn)興隆地村的蔬菜暖棚,棚內種植的葉菜綠意盎然、長勢喜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剛說,棚子是2024年由村集體出資,采取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整合盤活村內閑置土地資源建設的,占地750余平方米。建設暖棚的初衷,一方面是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方面是充分發(fā)揮“頭雁效應”,讓老百姓學習有榜樣,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村村有產業(yè),產業(yè)顯特色。在黑龍壩鎮(zhèn)合力村的開魯縣瑞鑫農業(yè)機械服務專業(yè)合作社,幾名工人在車間分裝糯玉米豆包、年糕。2023年起,合力村以“黨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的方式,整合本村土地資源,種植糯玉米和富硒玉米,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加工銷售,通過延伸產業(yè)鏈實現增產增收。目前,產品種類主要包括糯玉米面粉、玉米餃子粉、糯玉米豆包和年糕等。
“2024年合作社種植糯玉米1500畝,進入11月份開始加工,生產年糕、豆包3萬斤左右,糯玉米粉、糯玉米米查60萬斤左右,銷售額達300多萬元,村集體收入增加10萬元左右?!焙邶垑捂?zhèn)合力村黨支部副書記張艷青介紹說。
近年來,開魯縣積極引導各村嘎查探索多元化發(fā)展路徑,實現資源由“隱”到“顯”、帶動能力由“弱”到“強”、集體收入由“少”到“多”的轉變,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提質增效。截至2024年底,全縣217個村嘎查集體經濟總收入1.8億元,75%的村嘎查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楊景欣 張美娜 劉源豐)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