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民在巡邊。
□記者 劉宏章
早上5點半準時起床,整理內(nèi)務,被子疊成豆腐塊;穿上迷彩服升國旗、敬軍禮,打軍體拳、出操跑步,然后吃早餐、裝備整齊出門巡邊……多年來,每天早晨按照軍人的標準起居工作已成了民兵謝寶民雷打不動的事。
“盡管我沒有當過兵,但我很崇拜軍人,很想像軍人一樣守護邊境為國防建設做點貢獻!”謝寶民說。
1981年出生的謝寶民是阿拉善盟阿右旗巴丹吉林鎮(zhèn)阿日毛道嘎查的牧民,從小就有軍人夢想,但在他到了應征入伍的年齡準備參軍時,父親去世了,母親身體不好,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參軍的事只能暫時擱置,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當不成軍人,就參加民兵,去不了軍營,就在大漠里扛起守邊護邊之責!”謝寶民的家鄉(xiāng),地處巴丹吉林大漠腹地,戈壁橫亙,荒無人煙,一直是不法分子穿過沙漠通往邊境線的重要通道。于是,他一邊在家鄉(xiāng)放牧生活,一邊當起了義務守邊護邊人。
2017年10月的一天中午,謝寶民接到牧民朋友的電話,“有個外地口音的人,手里拿著鐵器,很可疑?!敝x寶民聞訊后立刻騎摩托車趕到,將可疑人控制住,并迅速將情況報告了旗人武部,按照值班干部的要求,交給當?shù)剡叿拦蔡幚?。?jīng)查,原來此人是來自西北某省的逃犯。
2017年,謝寶民如愿加入了阿右旗民兵隊伍。同時,阿右旗人武部申請將阿拉善軍分區(qū)第26號“蒙古包哨所”的牌匾掛到了他的蒙古包前,由他出任“哨長”,并給他配備了望遠鏡和指北針。
自加入了民兵隊伍后,旗人武部每次組織民兵訓練,謝寶民都一天不落地刻苦訓練。有時民兵訓練時,正趕上牧場和養(yǎng)殖場活多的時節(jié),謝寶民就臨時雇上幾名工人干家里的活,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民兵訓練中?!懊癖m然是現(xiàn)役部隊的助手和后備力量,可在我眼里,民兵就是兵。當上民兵,不僅彌補了我未能參軍的遺憾,更加鍛煉了我的體能技能?!敝x寶民對記者說。
近5年來,謝寶民通過刻苦訓練,在阿拉善盟組織的歷次民兵比武中,共獲得4個單項和2個共同科目第一名的成績。
大漠深處夏季酷熱難耐,最高氣溫達56℃,地表溫度超過70℃;冬季奇寒無比,最低氣溫零下42℃,最大風力超過12級。然而,肩扛光榮的戍邊責任,無論環(huán)境多惡劣、條件多艱苦,謝寶民依舊風雨無阻堅守著哨所,為戈壁邊疆的穩(wěn)定安寧日復一日地巡邏守護著……
20多年的執(zhí)著堅守培養(yǎng)了謝寶民雷厲風行的軍人品格,更鍛造了他矢志不渝的信念意志。在謝寶民擔任蒙古包哨所“哨長”期間,在他巡邏范圍內(nèi)沒有發(fā)生一起非法人員越境、重大私挖亂采和偷獵事件。
“維護邊境安寧穩(wěn)定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帶動周邊牧民致富奔小康也是我應盡的義務?!苯陙?,謝寶民在做好守邊護邊的同時,他在自家退牧的牧場里拉圍欄保護了6000畝草場,栽種了梭梭、檸條、花棒等沙生植物,還嫁接了肉蓯蓉,種植了甘草,實現(xiàn)保護生態(tài)和增加收入雙贏。有了發(fā)展沙產(chǎn)業(yè)經(jīng)驗的謝寶民,他又把種梭梭嫁接肉蓯蓉的技術傳授給嘎查周邊牧民,每年無償給牧民們提供苗木、種子。在他的帶動下,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披上綠裝,牧民的增收渠道也拓寬了,實現(xiàn)了綠富同興。
謝寶民從17歲開始巡邊駐守,20多年,他就像戈壁梭梭一樣年復一年地堅守在26號“蒙古包哨所”,把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轉化成衛(wèi)國戍邊的實際行動,他堅守的哨所被譽為堅不可摧的“西部民兵第一哨”。他先后榮獲自治區(qū)優(yōu)秀民兵和阿拉善盟勞動模范、最美戍邊人、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阿拉善好人等榮譽。
“邊境雖偏總得有人住,護邊雖累總得有人巡,作為一名戍邊人,守邊護邊是黨和人民交給的至高無上的光榮和責任,我一定要盡職盡責把這個工作干好,并終身為之奮斗?!敝x寶民說。(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nèi)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