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把筑牢底線意識作為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抓實抓好審判執(zhí)行各項任務,奮力開創(chuàng)新征程人民司法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底線是每個人內心應當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法官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更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
當前,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黨中央明確提出本次主題教育的根本任務和具體目標,對新時代的法院干警來講,這也是對我們思想、政治、能力、擔當、紀律、作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人民法官要把筑牢底線意識作為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抓實抓好審判執(zhí)行各項任務,奮力開創(chuàng)新征程人民司法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
舉旗定向,凝心鑄魂,時刻守住政治底線。人民法院是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既是政治性很強的業(yè)務機關,又是業(yè)務性很強的政治機關。必須把講政治放在首位,牢牢把握人民法院第一屬性是政治性、第一要求是講政治,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把政治理論學習作為我們的終身課題,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常學常新、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上的純潔堅定,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繃緊政治這根弦,善于透過表象看到案件、事件、問題背后的政治因素和影響,自覺把案件放在關乎黨的執(zhí)政根基的高度來辦,放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高度來辦,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自覺通過司法審判工作捍衛(wèi)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的領導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確保司法辦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tǒng)一。
牢記囑托,履職盡責,兜牢民生幸福底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厚植黨長期執(zhí)政的政治根基,這是人民法院的神圣職責與使命。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如何履行好這一職責使命,是我們基層法官更要反躬自省的問題。從司法實踐來看,基層法院辦理的絕大多數案件都是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小案”,這些“小案”直接關乎人民群眾最現實的利益,作為人民法官,要著力找準司法審判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結合點和切入點,認真履行人民法院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定分止爭、化解矛盾的職責使命,服務和保障社會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扎實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把調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既看“高樓大廈”,又看“背陰胡同”,真正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的難事當作家事,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將人民的呼聲與愿望作為推進工作的出發(fā)點,將人民的期待與需求作為改進工作的切入點,將人民滿意與贊成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落腳點,確保人民賦予的司法權始終為人民謀利益。錨定三源共治目標,緊盯解紛時效,深入開展司法大數據分析,做實“抓前端、治未病”,真正做到“辦理典型一案,促進解決一片”,奮力把“民”字寫大,把“民”事辦好。尤其是在辦理具體案件時,堅持能動司法理念,在法律框架內,努力尋求案件處理的最佳方案,使司法裁判“文本法”的適用符合人民群眾感受的“內心法”,牢固樹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理念,讓司法裁判與社情民意同頻共振,以實際行動答好司法工作人民滿意的時代問卷。
穩(wěn)扎穩(wěn)打,善作善成,嚴守案件質效底線。張軍院長強調,要緊緊圍繞“公正和效率”這個主題,抓住審判工作這個“實處”,著力在促公正、提效率、強隊伍上下功夫。辦案質量、辦案效率與辦案效果是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的三個維度,要實現司法為民就要在堅持“質量優(yōu)先、兼顧效率、重視效果”的同時,防止司法程序空轉,真正做到案結事了,確保每一起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狠抓審判質量管理。通過強化專業(yè)法官會議、審委會等審判資源供給,加大對發(fā)改案件、疑難復雜案件、類案會診的分析研討力度和案件化解力度,同時注重發(fā)揮四類案件監(jiān)管平臺的監(jiān)督實效,對案件辦理全流程跟蹤督促,對審判流程節(jié)點、數據錄入、程序性事項審批等實施監(jiān)控,加強案件日常管理、評查督導,壓緊壓實各類人員的司法責任,將業(yè)績考評作為促進辦案質效提升的“指揮棒”和轉變司法理念的“風向標”,推動辦案質量全面提升;提高案件辦理效率。一件案件就是當事人的“煩心事”,案件拖得越久,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就越高、心理負擔就越重。要在查明案件事實、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的基礎上盡可能快地辦理案件,以公正裁判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深入研究本地區(qū)矛盾糾紛類型和訴訟態(tài)勢,加強與相關部門、行業(yè)組織和民間調解組織聯(lián)動對接,積極構建訴調銜接工作機制,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高效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和要素式審判機制,推進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建立速裁、速執(zhí)團隊,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抓實審判效能管理。司法裁判的感受主體是人民群眾。必須嚴格落實裁判文書說理、判后答疑、判后回訪等制度機制,分層遞進做好當事人尤其是敗訴當事人的釋法析理工作,讓司法裁判真正符合人民群眾普遍的、樸素的正義感受,把“公正與效率”落實到審判工作的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
心存敬畏,廉潔奉公,筑牢拒腐防變底線。廉潔是對黨忠誠的鮮明底色。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做實公正廉潔司法是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要以身許黨、夙夜在公,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
基層法官作為公平正義的守護者,應該廉潔奉公,兩袖清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心存敬畏,不忘黨紀國法,堅決不“踩紅線”、不“闖紅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辦案。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嚴格遵守和認真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和“三個規(guī)定”等廉政制度規(guī)定,必須清醒認識司法不廉成本之高、危害之深、代價之大,始終繃緊廉政這根弦,嚴守紀律“高壓線”,筑牢拒腐防變底線,牢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到克己奉公、以儉修身,永葆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
正心明道,懷德自重,恪守司法良知底線。司法審判人員作為定分止爭的裁判者、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其司法良知既影響著社會對于良善的價值判斷,也關系著百姓對法治的信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法官在處理案件時經常面臨各種利益的誘惑,能夠在第一時間約束法官的只有自己的良心。由此可見,一名稱職的人民法官,除了需要具備法律基本素質,還要有高度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情操,用心做好每一次接待、開好每一次庭審、寫好每一篇文書、執(zhí)行好每一個案件,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司法裁判權,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司法,不枉不縱秉公裁判,努力把案件辦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鐵案。因此,每一名人民法官都要熱愛司法事業(yè),珍惜法官榮譽,從細節(jié)中照見良知、彰顯品格、提升形象,恪守心中的底線,注重自警自省自勵自律,加強八小時之外的自我約束,堅持交往有原則、有界限、有規(guī)矩,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覺凈化朋友圈,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新時代人民法官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良好形象,將“忠誠、為民、公正、廉潔”厚植于心。
(作者單位:河北省博野縣人民法院)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