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畢業(yè)生應聘機場“驅鳥員”的話題引發(fā)關注。據溫州機場集團5月22日在官網發(fā)布的“2023年春季招聘擬錄用人員公示”,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名單中共招聘了4名“場務及驅鳥員”,并對3人進行了公示。
錄用信息顯示,“驅鳥員”職位屬于機場運行管理部門。這3名公示的招錄人員,分別來自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浙江理工大學動物科學專業(yè)、浙江理工大學建筑學專業(yè)。
公開資料顯示,溫州機場集團是溫州龍灣國際機場的運營管理主體,成立于2010年12月,并于2017年9月正式劃歸浙江省機場集團。溫州龍灣國際機場于1990年7月12日通航,為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國內二類民用機場。
記者發(fā)現(xiàn),該機場的招聘信息顯示,“驅鳥員”職位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并持有駕駛證。這樣的崗位需求是否合理?“驅鳥員”們又是如何進行驅鳥作業(yè)的?就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從業(yè)者和民航業(yè)內人士,對上述輿論關注的話題釋疑。
實際上,機場招錄驅鳥員并非新鮮事。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近些年已有包括上海浦東、江蘇常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貴州省機場集團、北京大興機場等多個機場發(fā)布了驅鳥員工的招聘通知。
為何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
制定驅鳥方案,偏向于理論研究
為何機場的驅鳥員,需要具備英語技能?甚至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記者多次嘗試聯(lián)系溫州機場相關工作人員,但均未收到回應。
但民航資深機長、“飛行圈”創(chuàng)始人陳建國則告訴記者:“驅鳥員的工種豐富,一部分人員從事一線工作,還有一部分主要從事驅鳥方案的制定,偏向于理論研究。”
據陳建國介紹,驅鳥員的工種大體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在外執(zhí)勤的驅鳥員,其主要工作就是在機場區(qū)域或機場周邊進行巡視,并對機場內用于隔離鳥類的防護網進行布置和維護,以及對周邊可能進入機場跑道的鳥類進行驅散,以防鳥類對飛機運行造成威脅。
而另一種驅鳥員,其工作內容則主要在于研究機場周邊的鳥類特性、遷徙規(guī)律,并隨季節(jié)、隨機場的特性制定可行的驅鳥方案。陳建國表示,這類人員由于工作具有研究性質,并非是一線執(zhí)行層面,所以招聘時會在學歷、專業(yè)素養(yǎng)甚至英語能力等方面有要求。
為什么對駕駛技能有要求?
機場面積較大,需要自行駕駛車輛完成工作
那么,為什么驅鳥工作會對駕駛技能有特殊要求?一名此前在某機場從事驅鳥工作的人員也告訴記者:“因為機場面積較大,負責巡視機場周邊的驅鳥員,需要自行駕駛車輛來完成工作。”這位不愿具名的驅鳥工作從業(yè)人員稱,之所以各個招聘對駕駛證的類別有不同要求,是因為各個機場為駕駛人員配備的車輛不同,所以會有招聘條件上的差異。
為何機場會設立驅鳥員?
鳥擊事件頻發(fā),維修費用動輒百萬美元以上
“我國幾乎每一個機場都會設立驅鳥員,因為鳥群和飛機相撞是導致飛行事故的一大重要因素。”陳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另據陳建國透露,據其所掌握的數據:“在世界范圍內,幾乎每周都有新的鳥擊飛機報告出現(xiàn)。即便沒有發(fā)生實際安全事故,其背后產生的維修費用也動輒百萬美金以上?!?/p>
鳥擊飛機事件的頻發(fā)有著相當的數據支撐。記者查閱發(fā)現(xiàn),據英國民航局此前統(tǒng)計,2012年至2016年間,英國領空發(fā)生了8011起得到證實的鳥類撞機事件。另有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的統(tǒng)計也表明,從1990年到2014年,共有133940起鳥類撞擊飛機的報告,其中形成飛機損壞的次數為15472次,平均每年約619次,統(tǒng)計顯現(xiàn),美國每年因鳥撞事故形成的經濟損失約為6.5億元。
對話驅鳥從業(yè)者
“這并不是大家想象的簡單工作”
上述溫州機場發(fā)布的招聘公告中,為何要求驅鳥工作來自土木工程和建筑學專業(yè)?上述驅鳥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向記者解釋:“比如一些機場要設計隔離鳥類的防護欄、進行機場的跑道安全設計等,土木和建筑行業(yè)的人才需求就變得很常見?!?/p>
該從業(yè)者告訴記者,他在大學學的是動物學方向,在機場做驅鳥員工作時,主要負責的任務就是駕駛驅鳥車在機場周圍、跑道等地方來回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有鳥類出現(xiàn)在距離機場較近位置,就會使用激光設備、聲炮等進行驅散。
“這并不是大家想象的一份簡單的工作?!痹搹臉I(yè)者表示,他除了每天進行鳥類巡視外,同時還要記錄下機場長期出現(xiàn)的鳥種類、鳥類的飛行軌跡、飛行特性、遷徙特征和規(guī)律等:“要將這些觀測到的現(xiàn)場數據都記錄下來,我們再配合有關人員根據這些數據來制定驅鳥的方式方法?!?/p>
“需要掌握的技術很多,要不斷學習?!边@名從業(yè)者表示,驅鳥員并非像社會想象的,用粗暴的方式把鳥趕走,其中技能要求還包括制作修補隔離鳥的粘鳥網、噴灑一些具有讓鳥類抵制氣味的化學藥劑等。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實習生 連文婭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