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建設中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合肥光源。
核心閱讀
作為科研利器、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臺第三代同步輻射裝置,上海光源服務了眾多科研團隊、產(chǎn)出了大量的前沿成果。
實驗站里,同步輻射光讓微觀世界“纖毫畢現(xiàn)”,在生命科學、凝聚態(tài)物理、材料科學、能源與環(huán)境科學等多個學科前沿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fā)領域產(chǎn)生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也照亮了眾多科學家的科研之路。
這束光,讓物質“纖毫畢現(xiàn)”
藍天白云下,外觀酷似“鸚鵡螺”的銀白色建筑矗立。這是上海光源,既是張江科學城的地標,也是起點。
作為科研利器,上海光源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裝置。2009年開放至今,近800家單位、4.5萬用戶借助上海光源的科研慧眼,探究物質的微觀世界。
在上海光源,總能聽到科研服務團隊報方位——“我現(xiàn)在在環(huán)上”。環(huán)在哪里?走進“鸚鵡螺”殼內,站在實驗大廳,猶如置身四壁回聲的螺體,映入眼簾的是大廳里一個碩大的環(huán)形裝置,像一只蜷成圈的蜈蚣,裝置外側分布著一個個用戶實驗站,就像蜈蚣的腳。這就是科研人員口中的“環(huán)”,其實是同步輻射光源的核心部件電子儲能環(huán),又名環(huán)形加速器,里面大約有2.2萬億個電子晝夜不停地高速旋轉。環(huán)形加速器的性能優(yōu)劣,直接決定同步輻射光源性能的優(yōu)劣。
“在這個周長432米的環(huán)形加速器中,能量為35億電子伏特的電子束以接近光的速度飛行,在拐彎時放射出高強度電磁波。這些電磁波經(jīng)過‘條分縷析’,形成不同波長的、高品質的同步輻射光,波段從遠紅外到硬X射線,傳送到實驗站的待測樣品上?!鄙虾9庠纯茖W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說。
在實驗站里,同步輻射光照射在細胞、生物體、物理和化工材料等實驗樣品上時,會產(chǎn)生衍射、散射、折射、吸收等現(xiàn)象,引起樣品的激發(fā)、電離和碎裂等,科學儀器同步記錄下它們的各種反應信息或變化,經(jīng)處理后以一條條曲線、一幅幅圖像呈現(xiàn)??蒲腥藛T聚精會神,等待著那一串串揭示自然奧秘的密碼。
多亮的光才能讓微觀世界“纖毫畢現(xiàn)”?醫(yī)院里使用的X光能拍攝出肉眼看不見的器官和組織,而上海光源同步輻射裝置釋放的光,亮度是普通X光的百億倍、千億倍,使人們能夠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觀察物質。比如大自然中結構未知的蛋白質多達數(shù)十萬種,同步輻射光能讓實驗測量蛋白質結構的時間,從過去的按天算縮短到數(shù)小時、幾分鐘?!胞W鵡螺”就像一臺多用戶的“超級顯微鏡”,病毒的結構、古生物化石的演變、飛機發(fā)動機葉片金屬疲勞測試、化妝品效果分析,都逃不過它的“火眼金睛”。
在“鸚鵡螺”的“光速”助攻下,上海光源用戶有“氫氣低溫制備和存儲”和“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等15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還有入選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十大科學突破”、美國化學會“十大科研成果”、歐洲《物理世界》“十大科學突破”等躋身國際一流的標志性成果。
2009年開放運行時,上海光源只有7條光束線、不到10個實驗站,如今已經(jīng)延展出34條光束線、46個實驗站。盡管“鸚鵡螺”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大科學裝置,每年開機時長達7000個小時,其中實驗供光約為5500小時,但也僅能滿足1/4的機時申請。
粒子世界里的“追光人”
從2004年底動工開建,到如今成為我國用戶最多、用戶產(chǎn)出成果最多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凝聚著我國幾代科學家的心血。
早在1993年,方守賢、丁大釗、冼鼎昌3位院士根據(jù)國際發(fā)展趨勢和我國科學研究的需求,提出建設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的建議,并很快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的支持。歷經(jīng)10年立項和52個月緊張建設,上海光源以世界同類裝置最少的投資和最快的建設速度,成為當時國際上性能指標領先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是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的一個成功范例。
那時的上海張衡路周邊還是農(nóng)田,中國科學院從高能物理所、中國科技大學等單位抽調骨干,組建了一支約140人的預研隊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加速器物理學家陳森玉院士任上海光源工程總顧問,負責組建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工程研制隊伍,現(xiàn)任上海光源科學中心主任趙振堂也在這批援建骨干之中。他們通過不斷研究掌握了建設第三代同步輻射裝置的重大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重要部件的樣機等,為建設上海光源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海光源2004年12月正式破土動工,2006年主體建筑結構封頂,2007年2月完成全部建設任務,2007年12月儲存環(huán)成功實現(xiàn)束流儲存并出光……提到首次“出光”的場景,許多上海光源的科研人員仍歷歷在目,在場的所有人都聚集在中控室歡呼,我國自此擁有了自主研發(fā)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
“業(yè)界有個說法,光源建成之時就是改造啟動之日,‘追光之路’永不止步 ?!壁w振堂說。這些年,上海光源不斷改進、迭代、拓展,從學習者躍升為可以和國際同行坐在一起探討的分享者。建設中國的先進光源、支撐國家科技發(fā)展,是我國幾代科學家鍥而不舍的追求。
通過上海光源線站工程的建設,項目團隊攻克了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研制了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關鍵設備,建成了一批關鍵性能指標位居國際前列或獨有的光束線站,使得上海光源的實驗研究能力實現(xiàn)了跨越式提升。
建好僅是開始,用好才是關鍵。上海光源第一批用戶包信和院士團隊,利用上海光源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XAFS)原位分析技術優(yōu)勢,產(chǎn)出“納米限域催化”領域一系列重磅成果,并獲得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丁洪團隊,利用上海光源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xiàn)了外爾費米子……運行開放16年來,上海光源圍繞科學前沿、國家重大需求與產(chǎn)業(yè)核心問題支撐用戶開展創(chuàng)新研究,提供了一個跨學科、綜合性、多功能的大科學研究平臺,在生命科學、凝聚態(tài)物理、材料科學、化學、能源與環(huán)境科學等多個學科前沿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fā)領域產(chǎn)生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照亮了眾多科學家的科研之路。
“2016年前,張江只有上海光源一個大科學裝置,目前上海已建、在建和規(guī)劃的設施已達20個,我們從一個追趕者變成了局部領跑者。未來,張江科學城的光子科學設施將構成一個集群,建成世界三大光子科學中心之一?!敝袊茖W院院士李儒新說。
■鏈接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我國首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建,2019年6月啟動建設。目前,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直線加速器、增強器已滿能量出束,儲存環(huán)完成全環(huán)閉環(huán)安裝。設施建成后,可發(fā)射比太陽亮度高1萬億倍的光,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看清微觀世界,揭示物質微觀結構生成及演化機制,并與我國現(xiàn)有的光源形成能區(qū)互補,面向航空航天、能源環(huán)境、生命醫(yī)藥等領域用戶開放。
(本報記者李建廣采訪整理)
合肥光源
合肥光源是我國首個專用同步輻射裝置,也是我國自主建設的第二代同步輻射光源,歷經(jīng)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建設而成,并于2015年完成設施的重大升級改造,是國內唯一優(yōu)化在極紫外至軟X射線能區(qū)的光源。合肥光源充分發(fā)揮紅外—極紫外特色線站的競爭力,支持內燃機等動力設備高性能燃料的研發(fā),提供了我國空間探測等領域中關鍵元器件的絕對定標,在波帶片、光柵等關鍵元件研發(fā)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合肥光源為我國物理、化學、生物、材料等多領域前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此外,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合肥先進光源”正在加速落地中。
(本報記者田先進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2日 05 版)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