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3日電 (黃盛)據中國人民銀行1月2日發(fā)布消息,2023年12月,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凈新增抵押補充貸款(PSL)3500億元。期末抵押補充貸款余額為32522億元。
什么是PSL?PSL對國民經濟發(fā)展有哪些作用?為什么此時重啟投放PSL?對此,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PSL兼具“準財政”“寬貨幣”雙重功能,屬于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當下重啟運用PSL,意在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對穩(wěn)增長產生積極作用,支撐2024年初經濟“開門紅”的成色。
什么是PSL?
中國人民銀行曾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介紹》一文中表示,PSL于2014年創(chuàng)設,是中國人民銀行的結構性貨幣政策之一,主要功能是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而對金融機構提供的期限較長的大額融資。抵押補充貸款主要服務于棚戶區(qū)改造、地下管廊建設、重大水利工程、“走出去”等重點領域;發(fā)放對象為開發(fā)銀行、農發(fā)行和進出口銀行,對屬于支持領域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屬于階段性工具。
2015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14年4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時認為,PSL操作的兩個重要目的,一是與中期借貸便利(MLF)一起,“引導金融機構向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二是與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一起,“發(fā)揮促進信貸結構調整的作用,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三農’、小微企業(yè)和棚改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信貸投放”。
PSL運作模式為,相關銀行通過質押高等級債券、優(yōu)質信貸資產等抵押品向央行申請貸款,貸款通常成本較低,當前PSL的利率為2.4%,較1年期MLF利率低10bp,較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低210bp,此外PSL期限一般較長,可達到5年。
截至2023年12月31日,PSL期末余額。數據來源:Wind
廣發(fā)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郁表示,自PSL創(chuàng)設以來,大致經歷了兩輪顯著擴張:第一輪是2014年至2019年,五年間累計投放3.65萬億元。此后,隨著棚改退出歷史舞臺,從2020年3月起至2022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暫停PSL投放30個月。第二輪是2022年9月至11月,中國人民銀行重啟PSL投放,三個月累計投放6300億元,用于保交樓和基建項目資金支持。
此時重啟投放PSL有哪些影響?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積極穩(wěn)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yè)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fā)展新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黨組擴大會上表示,積極配合行業(yè)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工作,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推動構建房地產發(fā)展新模式。
在此背景下,市場對重啟PSL關注較高。東吳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表示,我國在2015年及2022年均啟用PSL工具,均是為了扭轉地產預期、支撐投資增速、穩(wěn)定信用擴張。當下PSL工具有再度運用的合適條件,在加大“三大工程”支持力度的要求下,重啟PSL工具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的必要性在上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當前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項目需要大量中長期低成本資金,預計本輪新增PSL資金將主要投資于上述領域。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也表示,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工程推進需要資金支持,PSL是合適的資金來源。此外,當前總量貨幣政策空間有限,PSL可以起到投放基礎貨幣的作用。
東吳宏觀研報認為,PSL時隔近一年重啟原因在于:一是2023年12月建筑業(yè)PMI走高;二是“三大工程”中最先發(fā)文的城中村改造已有空間落地;三是年末投放利于新一年項目資金到位。在2024年財政發(fā)力路徑不定與提高資金效益訴求的背景下,PSL重啟能夠接續(xù)此前增發(fā)國債的穩(wěn)增長力度,用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來彌補市場出清帶來的缺口。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