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9時15分,我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記者從福州南站登上復興號智能動車組G9801次列車,開啟了首趟高鐵跨海之旅。
“智、美、快”是此次乘車最直觀的感受。
記者走進車廂,濃濃的科技感撲面而來,座位靠背后方設有USB充電口,解決了乘客電子設備充電的“老大難”問題;衛(wèi)生間新增智能照明,乘客進入后,能自動調節(jié)燈光亮度;車廂內有盲文標識,視障旅客可以據此找到自己的座位……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客運段G9801次列車長車艷雪介紹,席位的顯示屏上還有座位預留信息,紅色代表當前站座位已售,黃色代表當前站未售、前方站已售,綠色代表未售。
智能動車組列車的“玄機”不止于此。具體而言,車體采用低阻力線型頭型和平順化設計,可減少3%到5%的空氣阻力;按照人機工程原理全面升級的座椅、電動腿靠等,大幅提升了座椅獨立空間和乘坐舒適度。此外,智能傳感、智能監(jiān)測、智能診斷等技術,為行車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提升了動車組運維的智能化水平。
“快看顯示屏!”有旅客驚呼。9時32分,記者抬頭看見,顯示屏上顯示列車第一次達到時速351公里。
不久后,列車駛入第一座跨海大橋——湄洲灣跨海大橋,旅客紛紛拿出手機打卡、拍照。
乘客李俊鋒是泉州市泉港區(qū)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的一名輔導員,但家在福州,每兩周往返一次。他告訴記者,以往每次回家需要跑到隔壁縣城乘坐火車,今天坐上了家門口開通的福廈高鐵。“太美了!藍藍的大海,隨手一拍就是大片,忍不住分享給親朋好友?!崩羁′h說。
記者坐在座椅上俯瞰窗外,只見一望無際的碧藍海水,成片的漁排,還有浪花拖尾的船只……海景圖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作為我國首條真正意義上的海洋環(huán)境高鐵,福廈高鐵集結了湄洲灣、泉州灣、安海灣三座跨海大橋,旅客“坐上高鐵去看海”的愿望成為現實。而且,列車跨海不減速,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列車開過650米長的安海灣特大橋主橋用時不到7秒,跨過整個海域也只需98秒。
“往常穿梭于福州、廈門間的動車通行時長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現在最快只需要55分鐘,都能實現每天來回坐車跨城上下班了,特別方便?!苯洺M蹈V?、廈門兩地的旅客王茜說。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工程師徐甜甜介紹,為了更好滿足客運需求,福廈高鐵組織“公交化”運行,推出次票(月票)、定期票等新型票種,新增高鐵站開通“鐵路e卡通”業(yè)務,可以實現旅客“在途”和進出站快速集散。
10時16分,列車穩(wěn)穩(wěn)抵達廈門北站。在福廈高鐵廈門北站換乘中心,只見這里的屋面形似浪花綻放,龍舟式燕尾脊氣勢沖天。
中鐵建設集團福廈高鐵廈門北站項目部副總工程師陸飛介紹,福廈高鐵廈門北站低碳智能有內涵,其中隱藏著一扇1400平方米的巨大天氣感應式智能天窗,可實時監(jiān)測光照強度、風力大小、降雨及室內外溫差等,然后自動開合。換乘中心屋面安裝的是智能光纖系統(tǒng),可自動跟蹤采集陽光,不僅可以提供明亮舒適的環(huán)境,還能節(jié)能降耗,全年可節(jié)約用電約72萬千瓦時。
歷經6年建設,福廈高鐵從“規(guī)劃圖”變成了“實景圖”,開啟了我國沿海智能高鐵建設的新篇章。(記者周義、樊曦)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