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科學家發(fā)表在《納米材料》雜志上的一項對小鼠的新研究表明,微塑料顆粒在被攝體內后,僅2小時即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這說明幾乎無處不在的微小塑料可能比以前想象的更令人擔憂。
血腦屏障是一個由血管和組織組成的網絡,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屏障,只允許水、氧氣、二氧化碳以及全身麻醉劑進入大腦,同時有助于阻止毒素和有害物質進入大腦。
研究人員在6只小鼠身上進行了研究,他們使用了3種尺寸的聚苯乙烯制成的微塑料,分別是9.5微米、1.14微米和293納米,并根據大小對微小的顆粒進行了不同的熒光標記,在模擬消化液中對其進行了短時間的預處理。其中3只小鼠口服了這些微塑料顆粒,并在攝入后2—4個小時被實施安樂死。結果,攝入僅2小時后,研究小組就檢測小鼠大腦中塑料的存在。這表明,一些微塑料顆粒能在較短時間內穿透腸道和血腦屏障。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奧地利維也納醫(yī)科大學的盧卡斯·肯納表示,在大腦中,塑料顆粒可能會增加炎癥、神經紊亂,甚至是阿爾茨海默病或帕金森氏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使用計算機模擬,該團隊繪制了一種微塑料顆粒轉運機制,即在膜表面膽固醇分子的幫助下進入大腦。他們希望新模型能夠幫助更好地理解微塑料顆粒及其對健康的影響,并用于未來的研究。
此前,科學家在全球多地動物體內發(fā)現了微塑料和納米塑料顆粒,甚至在人類胎盤中也發(fā)現了它們。這種顆??赏ㄟ^裝在塑料瓶和食品包裝中的飲用水進入人體。新研究為微塑料顆粒幾乎無處不在添加了新證據。(記者張佳欣)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