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涉及的領域上至地球與宇宙,下至身邊動物植物,包含各種有趣的科學實驗以及工程技術設計。因此,一堂好的科學課應該是學生心目中好玩、未知和神奇的代名詞;一位好的科學老師應該是學校里“神奇”的存在,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或編程、物聯(lián)網(wǎng)、機器人樣樣精通,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
如何打造出這樣精彩的科學課,如何成長為這樣優(yōu)秀的科學老師,在“雙減”背景下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天津市實驗小學“科幻感”十足的科學課《觀察云》記錄著我們的思考與探索:
好的探究從好的提問開始,《觀察云》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就是從“提出你最感興趣的關于云的問題”開始。學生的提問五花八門,看似天真,但不乏科學價值的問題?!疤焐系脑剖窃鯓有纬傻模俊薄疤焐系脑茷槭裁从胁煌念伾??”“天上的云有重量嗎?如果有為什么不會掉下來?”“天上的云是什么味道的?”“到底什么樣的云彩會下雨?”以往的科學老師害怕學生提問,怕自己答不出來。從2018年開始,我們將語音問答機器人引入科學課堂,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的強大搜索能力,成為回答學生疑問的有力助手。可愛的小機器人用風趣的語言回答孩子們的提問,能夠難住機器人,成為孩子們覺得最驕傲的成就。
干冰造云的模擬實驗,讓孩子們摸到云的溫度,聞到云的氣味,嘗到云的味道;用AR虛擬一體機觀察不同云的形狀,讓學生不出教室就能觀察三維立體的云型,并了解什么類型的云會降雨……我們希望每節(jié)科學課,學生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獲得新的技能。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你還想研究哪些關于云的課題呢?學生不是簡單的知識接受者,而是新知的創(chuàng)造者?!拔蚁霚y量云的高度”“我想在干旱地區(qū)制造降雨云”“我想稱出云的重量”GPT的輔助設計功能,成為協(xié)助學生課題研究的工具。人機對話能力的訓練和對人工智能答案的審辨,或許是未來必備的科學研究能力。
我們不斷在做“加法”,但加入的并非繁多的知識點。科學課的加法“加數(shù)”到底加什么?我們認為,應該是學生提出新問題、展開新研究的能力;是學生的科學興趣、探究意識和對標準答案的質疑審辨;是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
(作者:王萬江,系天津市實驗小學科學教師)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wǎng)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wǎng)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