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帶動傳承的發(fā)展,從工藝創(chuàng)新到品類創(chuàng)新,福建的德化白瓷也在不斷探索中轉型升級。德化瓷器因何能驚艷世界?屢屢“出圈”?走,一起去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中國白——德化白瓷展”上看看↓↓
1000℃高溫
定格永不衰敗的“鮮花”
中國國家博物館陶瓷研究所所長 耿東升:德化瓷器有別于其他窯廠的瓷器,它是胎白、釉白,因為他外銷到國外去,被美譽為“中國白”。
陶瓷愛好者:最明顯的感覺是現(xiàn)當代的白瓷其實也能看到當時古代的影子,并且和現(xiàn)在的藝術手法相結合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作 。能感受到德化白瓷這種源遠流長、從古至今的發(fā)展。
曾巧霞是德化年輕一輩的陶瓷藝術家,這次到國家博物館參展,她選送了四件作品,其中一件名叫“花語云裳”的瓷塑,在展覽上收獲了很多人的青睞。
福建省泉州市工藝美術師 曾巧霞:這件作品是以芭蕾舞的形式去表現(xiàn)的,然后結合我們德化這種薄胎和手捏花的工藝來表現(xiàn)整件作品。我把這件作品帶到國博去展出,好多人跑過來問我賣不賣,現(xiàn)在不是沒人要,是訂單多到已經做不出來的問題了。
手捏花,由瓷土手捏而成,經由1000℃以上高溫燒制,定格成為一朵朵永不衰敗的“鮮花”。薄胎,薄如蟬翼、輕如綢紗,遠看是紗,近看是瓷。早在明代,德化人就掌握了這兩項高超的技藝,傳承至今,仍在不斷發(fā)揚光大。
曾巧霞:我們德化傳承千年的技藝有很多它的閃光點,像薄胎薄如蟬翼,手捏花,溫潤如玉,這兩項技藝結合在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的“花與云裳”上,可以更好地被現(xiàn)代的年輕人接受,更好地把我們德化的瓷器傳承、創(chuàng)新。
出口+IP設計
“中國白”的生機這樣延續(xù)
千百年來,泉州的海外貿易一直繁榮興盛,直至今天,陶瓷也依然是德化這座古老縣城中最大最紅火的生意。
德化順美集團銷售負責人 鄭衍圣:出口的話就這些比如像馬克杯、花盆、花園里的一些擺件,這些都做,也都在設計。
隨著德化瓷在全世界的名氣越來越大,鄭衍圣的公司業(yè)務也越來越好,近幾年每年的產值都能實現(xiàn)兩位數增長。
鄭衍圣:做了很多年的代工,我們一直在想什么路才能更長遠。當下我們看到的這些數據分析,發(fā)現(xiàn)“Z世代”的消費,非常喜歡IP的東西。這是我們去年的IP的一個嘗試,“兔墩”“兔寶”,賣得還是挺不錯的,所以今年我們會把這個龍年再延續(xù)下去。
千百年來,“中國白”的生機和活力一直在延續(xù)。德化縣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位從事陶瓷相關產業(yè)。如今,德化縣正在推動產業(yè)由傳統(tǒng)來料代加工向原創(chuàng)國潮開發(fā)轉型,德化瓷的傳承者和推廣者,三人成眾,傳薪繼火,讓德化瓷藝千年耀眼之光,從古至今,從深山輻射到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