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記者王明玉)國家民委23日公布河北省承德市、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等248個地方和單位為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示范單位,并為16個示范區(qū)示范單位代表授牌。
記者從當日舉行的全國民委主任會議上獲悉,2023年,國家民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制定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新指標體系,選樹的新一批示范典型覆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學校、機關、企業(yè)、社區(qū)等,為各地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樹立了標桿。
一年來,國家民委組織編纂首部《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打造首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聯合開展“民營企業(yè)進邊疆”行動,推動形成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組合拳”。
會議部署了2024年重點工作。針對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會議提出,著力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科學揭示中華民族形成發(fā)展的道理、學理、哲理。
在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方面,會議明確,高水平舉辦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推出一批體現中華民族共同性的文藝精品、文創(chuàng)產品、文博展品,充分展現中華文化底蘊和中華文明突出特性。
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會議強調,大力拓展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載體,通過建設各民族互嵌式社區(qū)等方式,創(chuàng)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增進中華民族大團結。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