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鐘哲 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
7月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自然生態(tài)保護司司長崔書紅介紹,東北虎、東北豹、亞洲象、朱鹮等物種數(shù)量明顯增加。我國大熊貓野外種群數(shù)量達到1800多只,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苯禐椤耙孜!薄?/p>
早在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就曾宣布,中國國寶大熊貓已經不再處于世界瀕危動物之列,應變?yōu)椤耙孜!?。只不過,當時中國林業(yè)部門出于更好保護大熊貓的目的,表達了更為穩(wěn)妥、謹慎的態(tài)度,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目前,大熊貓野外種群數(shù)量已超過瀕危上限250只,也突破了易危上限1000只??梢哉f,大熊貓被“降級”是科學、謹慎的,是一個令人高興的好消息。
物以稀為貴,但絕不是物以稀為好,就生物多樣性而言也是如此。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共同構成一個生命共同體,現(xiàn)存物種都是億萬年演化而來的寶貴遺產,而任何物種的消失,都會降低生命共同體的穩(wěn)定性。研究表明,一種植物的滅絕,將會帶來10到30種生物的生存危機。生物多樣性與環(huán)境形成的生態(tài)復合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是生態(tài)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參加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已有196個,本身就說明了瀕危物種保護的極端重要性。
大熊貓被視為國寶,不僅因為它僅生存和繁衍于我國,而且因為它與劍齒虎同為第三紀孑遺物種,比人類更早地出現(xiàn)在地球上,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于人類而言,大熊貓“降級”實在是一個可喜可賀的事情,反映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tài)修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共同見證這一成就的,還有近段時間引起刷屏的全球觀“象”。云南一群亞洲象橫沖直撞、一路“象”北,長驅幾百公里,狂逛、狂吃,對沿線居民房屋、農田、生產設施造成破壞。但人們卻對象群給予了最大的寬容與呵護。云南為此還啟動了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定損賠付補償工作。大熊貓降級與亞洲象北遷,都是中國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付出努力的生動實例。
從更為寬廣的視角觀察,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瀕危物種保護成果的重要價值。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執(zhí)行秘書克里斯蒂娜?帕斯卡?帕梅爾博士表示,當前,人類和自然正面臨著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huán)境變化的挑戰(zhàn),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承受著很多災難。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fā)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指出,“人類在留給后代的遺產問題上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生物多樣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喪失,而造成其減少的各種壓力在加劇?!笨茖W界普遍認為,當前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而這次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源自人類的活動。
反觀中國,近期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欣聞”不斷傳來,從南方到北方,從內陸到海濱,消失多年的珍禽異獸正在“歸來”。在祁連山保護區(qū)拍攝到世界上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荒漠貓;在云南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里拍攝到三只棕頸犀鳥;黑龍江東北虎進村;深圳大鵬灣最近又看到了鯨魚的身影。此外,野生大熊貓、雪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xiàn)身……這些現(xiàn)象,正是中國堅持綠色發(fā)展、“兩山理念”深入人心的映照。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家園。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為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2019年底,中國各類自然保護地已達1.18萬個,總面積超過1.7億公頃,占陸域國土面積18%,提前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提出的17%的目標要求。朱鹮從發(fā)現(xiàn)時的7只,恢復到5000余只;藏羚羊從幾萬只恢復到目前的30多萬只;白頭葉猴從20世紀80年代的300余只恢復到1300多只;白鶴由210只增加到4500余只……中國還通過建立各類植物園、野生動物繁育基地,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人工繁育成功,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與修復取得重大進展。多年來,“動植物王國”云南實施120多個拯救保護項目,漾濞槭從野外發(fā)現(xiàn)5株到人工繁育5萬余株,富民枳從野生滅絕到回歸定植6893株……許多曾經“命懸一線”的物種,如今絕處逢生、出現(xiàn)生機。中國盡力讓瀕危物種各美其美,表明中國正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最大力度的推動和最為生動的踐行。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