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開羅5月2日電 (記者沈小曉)4月29日和30日,在第十五個“聯合國中文日”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中心發(fā)起第五個“國際中文日”活動之際,埃及盧克索大學語言學院與盧克索大學獨立孔子課堂共同舉辦“東方學及不同世界的文化對話”第三屆國際發(fā)布會,同期還舉辦了中國傳統文化講座、中埃古代出土文物對比研究——“當婦好墓遇見圖坦卡蒙墓”、“走進原生態(tài)”兒童畫國際巡展等多場文化活動。
埃及盧克索大學校長哈姆迪·侯賽因,盧克索大學語言學院院長穆罕默德·賈巴里,來自意大利、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等國駐埃及使館的文化官員,盧克索孔子課堂中方院長李樹清及盧克索大學語言學院的全體師生出席了發(fā)布會的開幕式。
哈姆迪·侯賽因表示,埃及文明和中國文明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文明之一,兩大文明從古絲綢之路時就有了文化、經貿往來。如今活躍在盧克索大學語言學院、承擔著中文系教學的獨立孔子課堂就是埃及盧克索大學和中國文化之間的一條特殊紐帶。
盧克索大學語言學院院長穆罕默德·賈巴里在致辭中表示,盧克索大學中文系和孔子課堂已成為埃及著名的教學機構,孔子課堂的老師們在這里不僅教授漢語,還介紹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如果說古絲綢之路連接了埃及、中國和其它國家,現在的埃及古城盧克索又為中埃文明互鑒提供了新思路和更積極地推動作用。
活動現場同學們體驗中國畫。盧克索大學獨立孔子課堂供圖
在中國傳統文化講座中,畫家、策展人孔繁綱分享了孔子家譜的起源和沿襲。在文化體驗活動中,孔繁綱為學生們展示了中國畫的基本畫法,并教學生們用毛筆畫大熊貓和金字塔,寫下漢字“埃及”“中國”。同學們拿著自己的作品紛紛合影留念。
文化學者李楊威以“當婦好墓遇見圖坦卡蒙墓”為題分享了他對中埃古代出土文物對比研究的心得體會。通過對幾乎處于歷史同期的兩座陵墓陪葬品的比較,李楊威帶領現場觀眾探索了黃河流域與尼羅河流域三千多年前的文明差異,使同學們對兩地三千多年前的歷史文化、宗教圖騰、生活起居等方面有了直觀了解,在對比中感受到兩國文化的異同。
活動現場。盧克索大學獨立孔子課堂供圖
“世界那么大,美麗我的家”兒童畫國際巡展展出100幅兒童繪畫作品。本次參展作品選拔自全球18個國家的5000多幅作品,各國兒童用自己的畫筆描繪美麗家園,抒發(fā)保護自然和環(huán)境、讓全世界的少年兒童共享一片藍天的美好心愿。
在中國老師們的指導下,盧克索大學獨立孔子課堂的學生們還在現場展示了服裝走秀、話劇表演、國畫、造紙、剪紙等,為現場觀眾提供了沉浸式的中華文化體驗。
盧克索大學學生法爾哈·穆罕默德·卡邁勒表示:“很開心可以參與中國文化體驗活動,我近距離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p>
(李樹清對本稿亦有貢獻)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