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多核素處理系統(tǒng)(ALPS)”設施附近,有一個海洋生物飼育室,養(yǎng)著一種常見海魚比目魚。其中一處水槽里是普通海水,另一處水槽里是處理后的核污染水,即所謂“ALPS處理水”。東電每天在網上發(fā)布比目魚飼育狀況和魚體內放射性元素氚的數據。
東電承認ALPS無法過濾清除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氚,但聲稱氚對魚類并繼而在食物鏈上對人類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果真如此嗎?科學界的看法是并非如此。2022年12月,美國全國海洋實驗室協(xié)會發(fā)表聲明指出,日本缺乏足夠和準確的科學數據來支持其安全保證,而有充分的數據支持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嚴重擔憂。
太平洋島國論壇聘請的第三方專家組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對于放射性氚在海洋中轉化為有機結合氚(OBT)后對海洋生態(tài)的“長期影響”,東電并沒有提供評估說明。
此外,科學家對東電提供的核污染水處理其他相關數據也疑慮重重。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院核物理專家費倫茨·道爾諾基-韋賴什教授指出,日方向太平洋島國論壇提供的數據“不完整、不正確、不一致,具有片面性”,據此做出的排海決定是“不合適的”。
上述專家組在報告中還指出,東電的測定數據有問題。經過處理后的核污染水取樣檢測也有問題,一是只抽樣檢測了1/4的存儲罐;二是取樣樣本太少,只有幾十升;三是沒有取樣存儲罐底部的核污染水。
東電此前就有過多次篡改數據、隱瞞核電站安全問題的“黑歷史”。例如,福島核事故發(fā)生后一周,專家就已做出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到3號機組已經發(fā)生堆芯熔毀的判斷,但東電拒不承認,而是以“堆芯損傷”來粉飾;2013年,東電承認隱瞞了高濃度核污染水泄漏入海;2021年,東電被曝隱瞞ALPS濾網破損;2022年10月,東電又被曝出用有貓膩的輻射檢測儀誤導參觀者,以證明所謂的“ALPS處理水”的安全性。
東電的“失信”不僅僅體現在關鍵數據上。圍繞核污染水處理問題,東電和日本政府2015年曾向日本全國漁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會信誓旦旦地保證,在得到當地漁民理解前不會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但如今排污入海已箭在弦上,讓人們不得不懷疑東電和日本政府當時安撫漁民只是緩兵之計。
拿數據說話,可千萬別拿站不住腳的數據自說自話。對核污染水排放入海這樣的大事,在確保萬無一失之前,日方不應輕舉妄動。
(據新華社電)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